泡沫喷头与雨淋旋转喷头
发布日期:2022-05-27 00:04:17 | 浏览次数:13
01雨淋自动喷水灭火系统1
系统用途
适用于火灾蔓延快、火灾发展快的场所,如储存和加工各种易燃易爆物品。雨水系统应用于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场所:
⑴火灾蔓延速度快,闭式喷嘴的开启不能及时有效覆盖火灾区域。
⑵室内净高度高,初期火灾必须迅速扑灭。
⑶严重危险级Ⅱ级的场所。
常用于易燃易爆厂房仓库、油气储备站、剧院、演播室等场所。
2、系统结构
雨淋系统结构示意图
由火灾报警自动报警系统或传动管控制、雨水报警阀组、管道和供水设施组成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打开雨水报警阀,启动供水泵。
3、工作原理
当保护区发生火灾时,温度烟雾探测器检测到火灾信号,通过火灾报警灭火控制器,直接打开隔膜雨阀电磁阀,使压力腔水快速排出,由于压力腔压力,因此作用于阀门下部的水迅速推动阀门,水流进入工作室,流向整个管网喷水灭火(如值班人员发现火灾报警也可手动打开手动快速打开阀,实现雨阀动作),部分压力水流向报警管网,使水力报警铃发出 ** 报警、压力开关动作,向值班室发出信号指示或直接启动消防泵供水。
4、系统工作流程图
5、系统各部件的组成和使用
5.1如下图所示:
阀体伺机状态
阀体工作状态(电动开启)
阀体工作状态(手动开启)
图3-4隔膜雨淋阀工作原理图
5.2结构如下图所示的电磁阀
电磁阀具有自锁功能,旨在防止雨阀在灭火过程中因电磁阀意外断电而复位。灭火后,拔出复位拉杆,保持2~3秒,电磁阀关闭,雨阀自行复位。注:电磁阀管道应清洗干净,避免异物堵塞,使电磁阀处于常开状态。电磁阀:
1-阀体2-复位拉杆3.电磁阀
5.3压力开关
隔膜雨淋阀中的压力开关将水压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实现电动报警或启动消防泵。
◆结构外形
压力开关的形状
功能特征
最大工作压力:1.2MPa
2)最小动作压力:0.05MPa
3)压力可调范围:0.025~0.125M Pa(本压力开关一般调整为0.05M Pa)
5.4水力警铃
水力报警铃是一种水力驱动报警装置,适用于湿式、干式报警阀和雨淋阀系统。它安装在延迟器的上部。当喷嘴打开时,系统侧排水口排出5~90s内部,水力警铃开始工作。
结构形状
水力警铃结构
功能特点
1)最大工作压力:1.2MPa
2)驱动压力:≥0.05MPa
3)警铃喷嘴进口压力为0.05MPa当平均响度值不低于时70dB(A)
4)警铃喷嘴进口压力≥0.2MPa时,距铃3m外部响度平均值≥85dB(A)
试验操作
打开湿式报警阀管道中的报警试验阀,或打开设置在喷淋管道系统末端的试验装置,水力报警铃。
工程设计要求
1)所有自动喷淋系统应安装水力警铃
2)进入水力报警铃的水流应过滤,防止堵塞。过滤器可安装在湿式报警阀旁边的报警管上。
6、安装与维护
6.1系统安装时,雨淋阀应安装在保护区附近的控制室内,室内温度不得低于4℃,为避免冻结影响系统功能,控制室不得离保护区太远,以免因系统管网过长而延迟洒水。
6.2雨淋阀应垂直安装,一般距地面高度为1m左右两侧距墙面不小于1.2m。雨淋阀后1~2m调试雨淋阀组时使用内置闸阀(常开),避免调试试验时出现水渍。
6.3雨淋阀安装:如图所示,将少量密封带缠绕在水力报警铃和压力开关的接口螺纹上(注:进水口严禁有密封带,防止堵塞),按图所示位置拧入相应管道;按图所示位置将压力表垫放入压力表接头,然后将压力表拧入压力表接头。
6.4电磁阀、手动快磁阀、手动快开阀、排水阀、水力警铃等排水处,使排水分别流入下水道,避免溢出和弄湿环境。
6.6每个雨淋阀配备的喷嘴数量由水力计算确定,管道内水流速度不大于5~10m/s。
6.7 ZSFM隔膜雨淋阀的调试应在专业消防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确保系统工作状态良好。
6.8在试验过程中,当压力开关达到规定的压力时,可以调整压力开关上的调整螺钉,直到压力开关在规定的动作压力下移动。
6.9水力警铃不动,或者声音不够,可以拆下警铃进口维修螺母,清除堵塞。
6.10系统投入正常运行后,必须按照有关规定或技术标准定期检查。至少每月进行一次报警试验(雨阀关闭),每三个月至半年进行一次系统试验和维护。试验和维护应在固定的日期和时间内进行,以避免误解。
7、系统操作
7.1系统操作
7.1.1关闭系统主供水阀(雨淋报警阀进口端信号蝶阀),
7.1.2打开系统主排水阀(雨淋报警阀排水阀),排出系统侧管网水。水排尽后关闭系统主排水阀。
7.1.3拉出复位拉杆,保持2~3秒,关闭电磁阀。打开隔膜腔控制管球阀,给压力腔充水。
7.1.4慢慢打开主供水阀,直到警铃下排水阀有稳定的水流,并关闭试验警铃球阀排水阀。如果自动滴水阀滴水,关闭主供水阀,检查雨水报警阀。
a.检查雨淋报警阀。
检查阀座的密封面,必要时不得积聚沉淀物和污垢进行清洁。阀座密封面应平整,无碰撞和压痕,必要时应修理或更换。
必要时,检查阀瓣是否正常上下移动和复位。
维修水力警铃
b.铃声故障的原因是控制口堵塞,或铃锤机构卡住,或铃锤损坏。拆下喷嘴、叶轮和铃锤组件进行冲洗,重新组装,使叶轮旋转灵活。
7.1.5主供水阀完全打开。
7.1.6记录报警阀的压力值。
7.1.7确认所有阀在他们正常开启位置。(主供水阀、隔膜腔控制管球阀和报警控制阀常开,其余球阀常闭。)
7.1.8该系统处于伺服状态。
7.2试验操作
如何在这种状态下复位:
方法1:手动停止消防泵,关闭启动,手动打开阀。干管内余水排出后,关闭余水阀。系统压力达到预定压力后,完成系统复位。
方法2:直接关闭手动快开阀,系统几秒钟后自动复位。
7.3管网传动试验:打开终端试水阀(模拟保护区喷嘴动作),观察系统是否及时启动。正常情况下,报警阀应迅速打开并流向保护区。同时,水流向报警管道,力报警铃发出声报警信号,压力开关动作,启动消防泵。相反,系统出现故障,需要调试,直到满足上述要求。
系统复位:关闭终端试水阀,系统自动复位。
7.4联动试验:将模拟火灾信号输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各种探测器,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启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及时移动压力开关、水力报警铃和消防泵,发出相应信号。
在这种状态下,系统如何复位:手动停止消防泵,拔出电磁阀复位杆停留3~5s释放,干管内余水排出后,关闭余水阀,系统压力达到预定压力后,系统复位完成。
8、安装注意事项
8.1雨水报警阀应设置在无冰冻危险的环境中,要求安装场所采光充足,采暖良好,安装空间充足。
8.2避免喷嘴涂层、涂层和覆盖层与溅水盘碰撞,否则喷嘴体或溅水盘变形损坏,使喷嘴无法有效灭火或控制火灾。
8.3更换喷嘴时,新喷嘴必须与原喷嘴型号和规格完全一致,不得用塞头或塞头代替喷嘴。检查喷嘴是否完好,玻璃球是否损坏,并用专用扳手更换。使用扳手扳手拧紧喷嘴时,应确保扳手表面与喷嘴扳手表面完全接触,不仅接触部分扳手表面,扳手表面始终接触喷嘴扳手表面,防止扳手坠落,损坏喷嘴溅水盘。
8.4安装报警阀前,清洗供水管道,清洁内部无污垢。小心进入阀门或任何接管或阀门开口的原料带、混合物或其他物质。
8.5清洗时不得使用损坏橡胶的化学清洗剂;更换时,应更换相同型号的密封垫,以防止密封问题。
02泡沫-雨淋灭火系统1
系统用途
危险品仓库, ** 、飞机库、停车场、化工厂、锅炉房、石化企业、冶金企业等处的消防保护。另外,对常见物质的A橡胶、塑料、合成纤维等物质的火灾也有很好的灭火效果。
2、系统结构
泡沫-雨淋系统结构示意图
主要由泡沫比混合装置、雨水报警阀组、泵组、探测器、报警灭火控制器、联动控制系统、洒水喷头及管道、阀门及附件等组成。
3、系统动作原理
伺服状态下,隔膜雨淋阀正常关闭。当保护区发生火灾时,火灾探测系统将火灾信号反馈给控制中心。判断后,控制中心发出灭火指令,打开隔膜雨淋阀控制管道上的电磁阀,从而打开隔膜雨淋阀。
水警铃发出声音报警信号,提示现场人员系统动作,压力开关动作将信号反馈给泵控制柜启动消防泵,同时打开泡沫比混合装置上的泡沫控制阀,压力泡沫混合物通过隔膜雨阀进入系统管网,通过末端泡沫喷嘴喷洒灭火。为系统提供稳定的泡沫混合物。此时,由于隔膜雨阀控制管上的电磁阀具有自锁功能,雨阀锁定为开启状态(无论电磁阀此时是否断电)。灭火后,按下控制面板上的泡沫控制阀关闭按钮或手动关闭。电磁阀手动复位后,雨阀将自行复位。
4、系统工作流程图
5、系统各部件的组成和使用
5.1泡沫比混合装置
5.1.1概述
PHYM32油田、炼油厂、石油化工厂、汽 ** 、机库、油库沫灭火系统工程的重要设备,如机库、油库运输船和码头。它提供的泡沫混合物与泡沫制造商、泡沫喷嘴、泡沫枪、泡沫枪或其他喷射设备一起使用,可以产生低倍数空气泡沫进行灭火A或水溶性和非水溶性B类火灾。
5.1.2工作原理
产品为胶囊泡沫装置,储罐内装有高强度橡胶胶囊,将泡沫液与水完全分离。
其工作原理是用水和泡沫液等量替换(见图3)。每次使用都可以提供准确的(3%或8%)混合物,使用后剩余的泡沫液可以保留,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约泡沫液,降低消防成本。
当系统工作时,压力水源通过进水管由进水阀向储罐充水挤压胶囊置换出泡沫液在比例混合器中与水按比例混合成低倍数泡沫混合液,由出口输送出去。
5.1.3结构特征
该装置由泡沫液储罐、泡沫比例混合器、进水管道、出水管道、排气管道、位置标准和排水管道组成。每条管道均配备阀门;比例混合器安装在罐侧;进出管道连接罐和混合器,安全阀和压力表(见图4)。
排水管、进水管、出水管、排气管可形成完整的清洗环,可用清水清洗罐、出水管、比例混合器,去除泡沫罐和管道中的污垢杂质。装置上的安全阀是确保储罐内的压力超过最大工作压力1.05~1.1当储罐压力降至工作压力时,关闭安全阀,以保护泡沫储罐。
5.1.4主要技术参数
表2
5.1.5安装
5.1.5.1安装施工应由经过专业培训并具有相应资质的人员进行。
5.1.5.2装置安装依据GB50281-2006年《泡沫灭火系统施工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泡沫储罐的安装应符合国家标准《容器工程质量检验评价标准》的有关规定。
5.1.5.3系统管网试压冲洗合格后,应安装装置。
5.1.5.4泡沫液储罐底座放置在混凝土基础上,校准后用地脚螺栓固定。安装位置和高度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工程设计不规定时,泡沫液储罐周围应保留不少于0.7mm泡沫液储罐顶部与地板或梁底的距离不得小于1m,便于操作和维护。
5.1.5.5下水道或地漏用相应规格的管道引导所有排放口。当泡沫液排放或更换时,泡沫液应排放到泡沫筒中。
5.1.5.6见图4。
5.1.5.7装置主管道连接法兰标准JB/T 81-94凸板平焊钢管法兰。
5.1.5.8设备应安装在室内,避免阳光和雨水,并注意防止高温和冻结。室外安装时,应根据环境条件设置防高温、防雨、防冻设施。设备储存和使用的环境温度应为0℃~40℃。
5.1.5.9装置安装后,检查装置各阀门应完好无损,各阀门应关闭,压力表指针应零。
5.1.5.10装置安装后,应与系统一起进行强度、密封试验和管道冲洗。
①关闭装置进水控制阀1和泡沫液控制阀3。冲洗按照GB 50281-2006《泡沫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进行。
②装置密封性试验:
a)打开罐内排气阀2、囊内排气阀8和进水控制阀1。启动消防泵,向储罐内充水(供水压力0.1~0.2MPa)。
b)当罐内排气阀2有水排出时,关闭进水控制阀1,打开泡沫液控制阀3,向胶囊内充水(供水压力0.1~0.2MPa)。
c)当囊内排气阀8有水排出时,关闭囊内排气阀8和泡沫液控制阀3。
d)再打开进水控制阀1,当罐内排气阀2有水排出时,关闭罐内排气阀2。
e)系统加压至1.2MPa压力,保压30min,检查装置各接管及同系统连接管道,应无渗漏现象。
f)试验合格后,关闭进水控制阀1,打开罐内排气阀2、囊内排气阀8、排放阀6、排水阀5和排泡沫液阀4,将罐内和囊内水排尽,关闭所有阀门。
5.1.6充装泡沫液
5.1.6.1装置安装、强度试验、密封性试验和管路冲洗完毕后,准备罐装泡沫液。
5.1.6.2调试用泡沫液量为泡沫罐容积的35%,且不少于600L。若大于600L按35%取值,最小不小于600L。
5.1.6.3充装泡沫液按下列程序操作(阀号见图4)。
要求:必须先加水,后加泡沫液,加液速率宜1L/s左右,泵扬程5m左右。严禁在囊内未排气时加压充水。
①充水、充泡沫液方法之一(下加液法)。
用泵充水(见图5):
a)打开进水控制阀1、罐内排气阀2和囊内排气阀8。启动系统水泵,向储罐内充水,供水压力0.1MPa~0.2MPa。
b)当罐内排气阀2有水排出时,关闭阀2,停止充水。
c)关闭进水控制阀1、囊内排气阀8。转充泡沫液。
充水流程图如下:
用泵充泡沫液(下加液法):
a)打开排放阀6并连接加液泵。
b)打开排泡沫液阀4、罐内排气阀2。充装调试用量的泡沫液或系统设计用量的泡沫液。
c)关闭排泡沫液阀4、罐内排气阀2。打开位标阀7,用水清洗加液管路、位标管路。
d)关闭位标阀7和排放阀6。
注意:
(1)在充装过程中,当罐内排气阀2有泡沫排出时,立即停止充液(可能是误操作,使胶囊和储罐间混入泡沫液或胶囊损坏)。应及时同供应商联系,进行技术指导或现场处理。
(2)当充装泡沫液量≥储罐容积时,在充液过程中,当罐内排气阀2无水排出时,停止充液。
(3)为保证胶囊内气体排尽。在充装过程中,将囊内排气阀8间隙性打开、关闭,直至完全排出泡沫液,确认胶囊内气体排尽后,关闭囊内排气阀8。
充泡沫液流程图如下:
②充水、充泡沫液方法之二(上加液法)。
从上加液口加水(见图6):
a)旋下上加液口堵头。打开囊内排气阀8、罐内排气阀2、排水阀5和位标阀7。
b)从上加液口加水。观察位标管的液位,当罐内水达到1/3容积时,停止加水。
c)关闭排水阀5。打开排放阀6,排出余水后关闭排放阀6和位标阀7。转充泡沫液。
充水流程图如下:
从上加液口加泡沫液:
a)打开排泡沫液阀4、罐内排气阀2。
b)从上加液口加调试用量的泡沫液或系统设计用量的泡沫液。
c)关闭排泡沫液阀4、罐内排气阀2。打开排放阀6、位标阀7,用水清洗加液管路、位标管路。
d)关闭上加液口、位标阀7和排放阀6。
注意:泡沫液加不进时,关闭排泡沫液阀4,打开排放阀6和排水阀5,放掉罐内一部分水后,关闭阀5、阀6,打开阀4,继续灌装泡沫液,直至充装完泡沫液。为避免胶关闭排放阀6、位标阀7打开从上加液口充水罐内充水转充泡沫液关闭排水阀5,打开排放阀6,排出余水囊损坏,不得将罐内水完全排尽后加液。
充泡沫液流程图如下:
5.1.6.4泡沫液充装完毕后,装置上各阀门应为关闭状态,进水控制阀1为开启状态。
5.2隔膜雨淋阀
5.2.1雨淋阀组成
隔膜雨淋阀是由隔膜主阀、供水蝶阀、单向阀、电磁阀、手动快开阀、过滤器、压力开关、水力警铃等主要部件组成,其主要部件材料采用球墨铸铁,具有安全可靠、成本低廉、抗腐蚀性能好、使用周期长、便于安装、维护方便等特点。隔膜雨淋阀结构及安装示意图见图7。
图7隔膜雨淋阀结构示意图
5.2.2.3工作原理见图8
阀体伺机状态
阀体工作状态(电动开启)
阀体工作状态(手动开启)
图8隔膜雨淋阀工作原理图
5.2.2.4主要技术参数表4
5.3泡沫喷头
5.3.1概述
PT系列空气泡沫喷头是用于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能产生和喷洒空气泡沫的灭火设备,当泡沫混合液经输送管道通过空气泡沫喷头时,形成低倍数空气泡沫进行喷洒,实施灭火。
5.3.2泡沫喷头结构及外形尺寸(见图)
下垂式、直立式
泡沫混合液进口2.泡沫击散器3.泡沫喷头本体4.伞形挡水盘
5.3.3工作原理
空气泡沫喷头与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配套使用,泡沫喷头所需泡沫混合液由泡沫比例混合装置提供,适用于3%或8%型低倍数泡沫混合液。
当泡沫混合液经由管道输送至泡沫喷头,在喷头内部混合液与其吸入的空气充分混合,形成扩散的雾化射流,触及喷头内壁、泡沫击散器等形成涡流,并因此而发泡,成为低倍数泡沫,再经伞型挡水盘,在其周围的保护面积内均匀的喷洒泡沫,覆盖在燃烧物体的表面,窒息、冷却从而扑灭火灾。
5.3.4安装
5.3.4.1下垂式泡沫喷头安装时伞形挡水盘朝下,直立式泡沫喷头安装时伞形挡水盘朝上。
5.3.4.2.安装泡沫喷头的管道进口孔径不得小于喷头进口尺寸,根据工程需要,采取防止异物堵塞喷头的措施。
5.3.4.3喷头应安装在不会受到机械损伤的地方,在安装前应确认喷头规格型号、连接尺寸等参数符合要求。
6、维护与保养
6.1系统维护、保养和调试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应熟悉泡沫-雨淋灭火系统的原理、性能和操作要求。
6.2系统投入正常运行后,必须按有关规定或技术标准定期进行检查。至少每三个月至半年进行一次试验和维护保养。试验时将雨淋阀后信号阀19(见图1)关闭,打开雨淋阀放水余阀2(见图7),分别采用电动和手动控制方式对系统进行,同时打开泡沫消火栓管路阀门,对泡沫消火栓进行。完后应手动关闭泡沫比例混合装置上泡沫液控制阀3(见图4)、雨淋阀的放水余阀、消火栓管路阀门,打开信号阀。
6.3隔膜雨淋阀控制管路上电磁阀具有自锁功能,当雨淋阀被锁定为开启状态(无论电磁阀此时是否已断电),调试、灭火后,手动将电磁阀复位后,稍后雨淋阀将自行复位。
6.4泡沫比例混合装置上的安全阀应按期进行校验。
6.5根据灌装的泡沫液供应商质保要求,应定期对罐内贮存的泡沫液进行抽样检验。
6.6泡沫喷头安装维修时,不得损坏喷头内部泡沫击散器及喷头进口;
6.7更换配件与维护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必对产品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
7
系统调试
7.1系统开通
7.1.1将探测系统设定在工作状态。
7.1.2使雨淋阀的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
7.1.3关闭雨淋阀后信号阀,系统管网供水(系统设定的压力水)。
7.1.4检查雨淋阀控制腔压力表显示值,当压力稳定不再升高时,打开试警铃球阀,检查压力开关应有反馈信号,水力警铃应发出声报警。
7.1.5打开雨淋阀后信号阀,检查系统各阀门应符合表1、表3和第4.1.8.4条的要求后,此时系统处于开通状态。
7.2系统操作
7.2.1自动
7.2.1.1发生火灾时,火灾探测器向控制系统反馈火灾信号,控制系统接受到信号后,发出灭火指令。
7.2.1.2控制系统发出指令打开雨淋阀控制管路上的电磁阀。
7.2.1.3雨淋阀和泡沫液控制阀相继自动开启。
7.2.1.4泡沫混合液通过雨淋阀,经泡沫喷头喷放实施灭火。
7.2.2电气手动
7.2.2.1发生火灾时,火灾探测器向控制系统反馈火灾信号,控制系统接受到信号后,发出灭火指令。
7.2.2.2人员通过控制面板,打开雨淋阀控制管路上的电磁阀,再打开泡沫液控制阀。
7.2.2.3雨淋阀和泡沫液控制阀相继开启。
7.2.2.4泡沫混合液通过雨淋阀,经泡沫喷头喷放实施灭火。
7.2.3机械应急手动
7.2.3.1人员发现火灾。
7.2.3.2打开雨淋阀控制管路上手动快开阀和泡沫比例混合装置上泡沫液控制阀。
7.2.3.3雨淋阀和泡沫液控制阀开启。
7.2.3.4泡沫混合液通过雨淋阀,经泡沫喷头喷放实施灭火。
7.2.4复位
7.2.4.1关闭泡沫液控制阀,打开启动过的雨淋阀上各阀门,让系统继续喷水冲洗雨淋阀及阀后管网,至喷头及各阀门出口处,完全喷出清水后,消防水泵停止运行。
7.2.4.2电磁阀复位(电动开启时);手动快开阀复位(机械应急开启时)。
7.2.4.3检查系统各阀门应符合表1、表3和第4.1.8.4条的要求后,此时系统处于复位状态。